泰国旅游房间相通(泰式酒店)

个人学习 16 0

怎样跟青旅里同一房间的人搭讪

△“本人”要说的话:

每当我重新阅读此书时,都会时而兴奋无比,时而沮丧万分,时而捶胸顿足,时而泪水涟涟。我写完此书后,才感觉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本人”朋友的话:

孙先生这个人,我最了解,他的故事我也早就听说,其中很多独立情节,以前我都知道,对我来说,此书最大的作用是把我所知道的情节,逐一地连接在一起。

△出版商的话:

这本书以悲伤的笔调还原了一些事情真相的同时,不乏有一些令人捧腹的生活细节,这也说明,无论什么人,都脱离不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

编者注:

泰国主持词

我在旅社搭过讪,而且不少,但不少刻意为之,比如:

我上完洗手间出来洗手,有个女生在洗手台刷牙洗脸,我说道:“怎么这么早就开始洗漱了?”

女生:“今天出去玩了一天,累死了,想早点睡”

我:“我和哥们在外面阳台喝酒,一起呗”

女生:“那你等我放下东西”

然后我就和妹子一起去阳台找我哥们了。

不要惊讶,我常常去上个厕所就捡个妹子回我们的座位。

类似的我还干过,我在洗手间外面排队,一妹子把我脚给踩了,对方连忙道歉,我笑着说:“是我该说对不起,对不起,把你脚给梗了”

女生更不好意思了,随后我就拉着妹子回我座位一起玩了。

我去阳台晾衣服,一女生在那里坐着看月亮,我们聊起天来。

我:“你不像是中国人”

女生惊讶:“你怎么知道?我是韩国人”

剩下该哥惊讶了,说道:“你中文很好啊”

女生:“我男朋友教我的”

剩下该哥难过了,说道:“我们在外面玩,和你男朋友过来一起玩呗”

我:“妹子答应说好”

我真的喜欢认识女生,不一定要完全泡妞。

当然,我也干过当着女生男朋友把女生泡到手的,只要有接触还是有可能,要一知道对方有男朋友就翻脸不认人,不绅士啊,亲。

我与_志一家在泰国的日子

观佛像,看莲花,拍舞蹈,一旦自己认为练气功可以改变命运,并且有更高的追求,那么整个人都变得积极起来。

1. 参观佛寺

泰国全国有30000多个寺院,分布在全国各地,泰国有“千佛之国”与“黄袍佛国 ”的说法,泰国人大都信奉佛教,泰国佛寺外观造型宏伟壮观,而且金碧辉煌。

刚来泰国时前几个月,_志均不出门,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都是与女儿李美歌看书、看报、看电视、看录像带,或在房间里练练气功。时间长了,可能_志也觉得枯燥无味,提出来要我带他们出去走走逛逛。

我也问他,想去什么地方?他说就去看看佛寺吧。

平时_志在家,或者逛街时,均是穿着一件衬衫或T恤衫,一条平脚的大短裤,也偶尔穿长裤,脚穿一双凉鞋,在家时甚至光着膀子。

这天,我告诉他一些礼节——去佛寺除了脸部和足部,其他部位的皮肤不能裸露,要着装整齐干净,要穿长袖的衣服和长裤,不能露肩膀和膝盖,进佛殿内必须脱掉鞋子。

我怕_志像在家里一样,不遵守习俗,又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再次对叮嘱了一次,_志都点头称是。

短短几个月,_志一家人在泰国,我就带他们去看寺庙、道观不下30个,经常一到寺庙或道观门口,_志就叫李美歌用他教女儿的方法看一看,这座寺庙能不能进?只要李美歌有模有样地看一下,无论李美歌说好与不好,_志都会称赞她说她的悟性又提高了。且一进去看,通常父女俩与我们各走各的,除非_志要询问解说,才又找我来解说,或与僧人交谈、翻译、询问佛教故事。

(附7 _志在泰国大王宫前的留影)

玉佛寺是泰国最辉煌的佛寺,它与大王宫相邻。玉佛寺的主要色彩是金黄色,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金碧辉煌的世界,尖尖的塔顶,熠熠生辉,精美的装饰五彩缤纷,每一个地方均会给人过目不忘的感觉,只要是到过玉佛寺的游客都有同样的感受。

_志漫步其间,观看得很细致,他对壁画特别感兴趣。《拉玛坚》壁画是最值得一看的,它布置在玉佛寺内部回廊的墙上,全长有1900米,内容非常丰富,且壁画上的故事众多,很多故事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有花钱跟随寺院的导游,听导游来为_志讲解,_志听得津津有味,无论是佛经故事、冒险故事、还是降魔故事,_志都十分认真,特别听到白猴王哈努曼的内容时,我告诉他,这可能就是孙猴子吧,他若有所悟。

导游是泰国华人,做导游已经很多年,也信奉佛教,因为工作的原因,看得出来佛教知识十分丰富。这样也完全能够解答_志对佛教的提问,而且我不懂的问题也是问他,每一个问题,导游都能够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解答。

卧佛寺就在玉佛寺的旁边,是曼谷最古老的寺庙,寺中也是有很多宗教建筑,雕塑、假山、钟楼,还有雄伟的大殿,最著名的是长46米的大卧佛。

导游讲给_志听,一般人认为佛祖在睡觉,不是,而是佛祖在开悟,正处在涅盘的境界,倒卧的身姿和迷醉的微笑,都反映了他离开时的安详与快乐。

导游来到佛像前,开始讲解佛祖的手势,讲得很专业,_志最感兴趣,比如说“禅定印”、“触地印”、“_印”、“施无畏印”、“与愿印”、“倾慕印”、“祈雨印”、“莲花印”。佛祖的手势又叫手印,很多手印都代表着佛教特殊的含义。

“禅定印”,就是佛祖端坐,双手交放在腿上,双腿盘起,如同坐在莲花之上,全神贯注于真理。_志也随着导游的介绍,然后自己也在比划。

_志最喜爱比划“莲花印”,“莲花印”不同于双手合十,是双手合十的一种变化印,就是双手手根靠近,双手拇指与小指接触,其他手指伸开,作莲花盛开状态。他自得其乐地比划着“莲花印”。

导游又讲到“_印”,又叫“说法印”,手势是这样,双手抬至胸前,如同佛祖第一次在鹿野苑讲法时的手势,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转圈,另三指微微弯曲,代表佛教的_,象征着佛法无边,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涅盘。_志眼放光芒,他对导游说能不能再讲解一遍,导游又重新讲了一遍,_志也在一旁不停地做着手势。

导游又说“与愿印”。“与愿印”是手掌打开,手指向下的手势,是佛祖决心要帮助众生的誓言,众生也希望得到佛祖的普度,是佛祖与弟子们的互动手势,这是佛祖_的专用手印。

_志一会比划左手,一会双比划右手,像一个人在跳舞一样。他以前在中国虽然了解一些类似的知识,但不全面,现在能这么深入地学会一些佛教手印,他显得兴奋而耐心,每一个手印都做得很认真。

他问导游,应该是用左手还是用右手。

导游说,左手、右手都可以,主要是用右手作“_印”,左手作“与愿印”。

_志马上抬起右手,用拇指与食指合成一个圆圈,目不转睛地盯着导游的手势,又看看自己,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手势,然后左手作“与愿印”。

他又问导游,佛祖应该是什么表情呢?站着还是坐着?

导游说,佛祖应该是眼睛微闭,表情安详、镇定、祥和,呼吸均匀、心怀慈悲、普度众生的样子。佛祖站着、坐着都可以。

然后导游就带着游客向前走,我走了一段,发现_志没有在身旁,我回头看,_志还在原地站着。

那时,只见他眼睛微闭,表情安详、镇定、祥和、呼吸均匀、心怀慈悲、普度众生的样子,右手作“_印”,左手作“与愿印”,他很认真,一动不动,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

他极力模仿佛祖的表情、手势、动作完全一样,仿佛自己成了金光万丈的佛祖。

只不过佛祖没有一头粗长的黑发,没有穿小开领的T恤衫,没有戴新式的手表和脚踩黑色的皮鞋。

导游大声喊:“哎,这位游客,别在那里学佛祖了,你回家慢慢学,我们大家还要去下下个景点呢!”

_志极不好意思地收了动作,快速走到人群中来。

我与_志还去了金山和金山寺。整个寺庙在曼谷的中部,是曼谷城市的制高点,上了320级台阶就到达金山顶部,曼谷风光近在眼前,_志远眺整个曼谷城说:

“曼谷真是个好地方啊!能在这里得道成仙,也是人生的幸事。”

金山寺以雕刻非常精美的窗子出名,山顶有金光闪闪的尖塔,十分耀眼。寺里的壁画也是_志爱看的地方,金山寺的壁画具有典型的现代风格,他用眼睛看,不时地还用手比划。

善见寺有着宏大的正殿和拜殿,它的壁画在泰国也很出名,在大门附近有两根巨大的红色立柱,吊下来一个巨大的秋千,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_志均一一观看。

有很多大的寺庙,我都去过,我还可以说一些内容给_志听,但是一些小的寺庙,我均没有去过,我告诉他还是不用去了,但是_志说非要去参观,我也说不过他,只有陪他一起去,一去都可以看上两三个小时。

询问和尚,看寺庙里的壁画、佛像,还让我解说佛像姿态动作,我不知道的佛教知识,_志又要想了解,我只有出钱请导游。每到一个寺院,_志每一尊佛均要仔细看。

只要有佛祖_的佛像,他都会看佛像的动作、手势,然后自己会用心地比划,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说完后,自己都很高兴,像是小孩子答对问题一样。

菩萨有菩萨的手印,金刚有金刚的手印,_志均能够说得出来。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会叫我去问和尚,一直要问清楚才肯离开。

佛像无论大小,必须认真看完,且全寺每一个角落都要走遍,每到一个寺院均是如此,有时看得慢,一个整天,只看了一个佛寺。

看得出来我大舅子对自己不了解的佛教知识还是很感兴趣的,这也促使本人更关注到佛教方面,翻看一些佛经的注释,广泛地学习了解了一番,以便本人更好为我大舅子服务,免得我一个佛教国度的人在他面前没有面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佛教知识也开始丰富起来。后来我为了写回忆录,也细心地查找了一些数据。

中国城位于大王宫和玉佛寺的东南面,中国城的正南面是曼谷著名的湄南河。中国城里有佛寺也有道观,还有清真寺。中国城里遍布中药铺、金店、中国商品店以及各种小商贩,最著名的就是唐人街,很多华人的店铺均在此地。_志对中国城是特别地喜欢,似乎找到了久违的空气,中国城不同于购物中心及百货公司,它有一种原始的商业气息,人很多,货很杂,中国货琳琅满目,叫买声此起彼伏。

中国城内有很多佛寺,塔旺寺、差拉寺、坎玛突亚寺、金佛寺、还有龙莲寺。

说起龙莲寺,对于_志来说可以用终生难忘来形容。他在这里有了自己许多方面的第一次。第一次自己单独认识了泰国华人,第一次在曼谷的户外练习气功,第一次用自己的气功给人治病,第一次气功治病收钱,有了来泰国后的第一次独立工作收入(税前),第一次大规模地招收弟子(当然,小规模是指家里的亲戚),第一次被人们称之为老师。这么多第一次,岂能忘记?!

曼谷最大的水果蔬菜市场是帕克运河市场。它在中国城的西边,湄南河从市场南面流过。帕克运河市场集中了曼谷最新鲜的蔬菜与色彩缤纷的水果。泰国的很多水果均是_志没有见过的,他也比较喜爱,芭蕉、甜瓜、椰子、榴莲、番石榴、木瓜、山竹、红毛丹、柚子。几乎每一个品种都吃过,均十分爱吃。经常用照相机来拍下这些水果作为留念。

曼谷附近的佛寺、旅游景点,我均带_志去过,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未有时间带他去更远的佛寺。

泰国东北部的怡伞,中部的素可泰古城,北部的清迈,南部的碧武里、春蓬等地,均有许许多多的佛寺,后来是由斋堂弟子带其去的,我也未有询问过。总之,_志到过的佛寺,比我到过的还要多,他对佛像、壁画的参观已经到非常痴迷的地步。

回到曼谷后,_志说,泰国的寺庙真多啊,这里的人信奉佛教真是太虔诚了,对佛祖又那么膜拜,不知道还有谁能超过_对凡人的影响啊…佛祖应该会转世吧…”

2. 莲花与佛的关系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度,信奉佛教的国民占了泰国人很大一部分,在泰国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能看见佛教僧侣漫步。

泰国有很多节日十分重要也十分热闹。宋干节,为公历4月12日至15日,是泰国泰历新年,又可叫做泼水节,全国可放假四天。这个时候,举国欢庆,曼谷更为热闹。

_志虽然性格内向,但很喜欢人多热闹。

5月13日,在泰国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佛诞节,又称浴佛节。这是佛祖释加牟尼诞生纪念日,全国放假一天。

我带_志到曼谷市区的玉佛寺参加这个节庆活动。在这一天,都要举行斋戒、颂经法会,以各种香水、鲜花水浴洗佛像。这天佛教信众都要到寺庙敬香,参加浴佛仪式。

玉佛寺与泰国大王宫建在一起,在曼谷的西边,被湄南河所环绕。玉佛寺与大王宫就建于湄南河的转弯处,是泰国或者说全世界最金碧辉煌的佛教建筑。

玉佛寺的正殿是整个寺院最雄伟,最宏大的建筑,里面是不能拍照的。

玉佛安放在金黄色的莲花座上,玉佛通透碧玉,神情安详。对于泰国人来说,它象征权力、神圣。

_志也神情专注而且认真。前来瞻仰的信徒川流不息,但均安静而虔诚。泰国人相信这尊佛代表着国王与泰国之间特别神秘的关系。

_志也知道了进佛寺的一些礼节,他进大王宫和玉佛寺表现得很虔诚,他仔细观察其他来朝拜的信徒的手势、表情、举止、动作,无论是双手合十,还是跪地参拜,均是边看边学,照猫画虎,有时认真得有点紧张,害怕某个动作举止不对,有损自己的形象。

几乎所有的佛像都是与莲花座为伴,_志都仔细看,他告诉我,他最喜爱莲花。

我对他说,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花就是佛的象征。

泰国是佛教国家,莲花也是泰国普通民众最喜欢的植物。

莲花,生长在沼泽污泥之中,但是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佛教用莲花来比喻佛,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是一致的。

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

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

_志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人都应该学佛法,这个世界,真是太污浊了。”这也是_志特别喜爱莲花的原因吧。

他还说过,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莲生在污泥之中,就好象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污浊的世界。他自己总是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浊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他说他就好象是一支莲花。

有时候,_志说这些话时,也会唉声叹气,情绪不好。

_志这些年来的不得志、郁郁寡欢,原来是他自己觉得他与莲花一样,生活在污泥里。是不是他自己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呢?

我对_志说,不要管那么多,人活着就要好好享受。

他也不接我的话,只是呆呆地看着高高站在莲花台上的佛祖,一副无奈的表情。

本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佛祖_创立佛教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将莲花比喻为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信众众多。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

慈悲就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

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都应施予慈悲。对一些作恶的行为,都要容忍,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的人

这些佛教知识,是_志亲口说的,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学习还很用功呢。总之,每次与_志参观一次寺庙,他的知识增长一次,我也增长一次。他对莲花的喜爱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在泰国一般的大小寺庙里,佛、菩萨的像也离不开莲花,不是高坐莲花座上,就是手持莲花,注目凝思。有时,_志观察一座佛像,可以目不转睛地盯着看1个小时。

_志经过佛教气氛的洗礼,表现得肃穆而庄重。

他边走边看,一言不发,不时地也低头思考。也许被这些虔诚的信徒与雄伟的佛教建筑所震撼。

_志的思维方式与常人有所不同,一个普通人了解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内涵后,会特别喜爱莲花,然后暗自决心向善,心归佛祖。然而_志慢慢地深入了解佛教以后,他也会特别喜爱莲花,但不同的是,他是不是想坐在莲花上面呢?

他问我:“今天是佛祖释加牟尼的生日吗?”

我说:“是的。”

然后,他就若有所思地轻轻念着:“5月13日,5月13日。”

过了很多年的一天,我偶然地发现,_志的一本证件上的出生日期变为了5月13日,以前我见过他的护照上的出生日期是7月7日,因为数字重复,特别容易记住。

一般寺庙都有捐款箱,泰国的佛教信众都比较虔诚,每次去寺庙里,均会往捐款箱里放一些钱,有的信众,一次会捐很多钱,都是信众们心甘情愿地捐赠。_志说每天都有这么多的钱,寺庙里一年下来,钱就多得数不清了吧。

本人告诉他,这钱捐得再多也不算多,因为这些钱要用于佛事活动,寺庙的日常维修,僧人的供养以及慈善事业,这些都是为了广大信众而做,所以不算多。

_志低头思考,不时地点头。

这些日子参观游览众多寺院,对_志来说是一次对佛教知识的强化学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刺激,本人做为当事人,能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但遗憾的是:_志先生在后来的日子里,只字未提这段经历,不知为什么?反而是称他自己小时候受到各种世外高人点化,具备超凡能力的事却写在其小传当中!

难道在泰国这段学佛、参佛、拜佛的经历,就这么不好开口吗?

_志爱看花,因泰国手工艺品好,做假花是一流的,外销全世界,他经常一看到就会问我,假花材料制作方法。为此我还带全家去看曼谷市九世皇公园花展,他可以看上两三个小时,且还去了很多次,百看不厌。尤其是在中央大阁楼的莲花池,足足看了30分钟,一动不会动,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

虽然_志初到曼谷时对我说,他对佛教很感兴趣,也看了很多佛教的书籍,但是,有时他也会说些对佛教不尊重的话。比如他说,这莲花真美,只有佛才能坐上去。如果他坐上去,不知会有什么感觉?

_志不但喜爱莲花,很多种类的花花草草,他都喜爱。后来,_志自己出去逛街时还买了许多盆花,有一次买了一盆菊花在家里观赏,每天准时为花浇水,及时为花修枝,看得出来,他特别喜欢这盆菊花。

还好我家没有大庭院,否则_志会在家里养莲花。

3.爱看歌舞,爱摄影

_志在泰国的这段时间,对泰国传统舞蹈及传统戏剧也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泰国的一些传统戏剧及古代歌舞,经过了很时间的演变成为表现形式很丰富、很好看的艺术。经典的舞蹈、戏剧看的人均很多,有的歌舞会有一些民间气息或者说有一点低级庸俗的民间娱乐。在大剧场里,演员在台上表演,台下观众是可以拍照的,所以_志就在台下拍个不停,也消耗了我很多胶片。

泰国传统舞蹈分古典舞和民族舞两种,其中古典舞是一种十分复杂而且难懂的艺术,每个舞步动作都具有特殊含义,讲的是婆罗门教故事,情节十分复杂。

古典舞是泰国舞蹈艺术精华,也是有好几百年历史,据说是印度南部“卡塔尔卡利”宗教舞蹈,同时又受中国皮影戏的影响。在古典舞中,哑剧舞最有名。古典舞又有 “宫内”与“宫外”的区别。宫内舞比较严肃古板,没有滑稽场面。

但是,宫外舞则比较活泼自由、动作丰富,其中有很多滑稽的动作。跳舞少女们所穿的服装,以著名的泰国丝制成,再配上闪闪生光的金片。她们所戴的帽子,是寺庙风格的宝塔型金冠,充满宗教气息。

在跳舞的时候,女演员们总是穿着富有宗教色彩的服饰跪于地上,双手有节奏的一开一合,开时双臂伸张,合时双手合十,或作“莲花印”,就是双手手根靠近,双手拇指与小指接触,其他手指伸开,作莲花盛开状态。

前面说过,_志最喜爱作“莲花印”动作,他看见台上的演员手舞足蹈,自己也不停地比划手势,他的手势作得特别好,像一朵盛夏怒放的莲花。

对于每一个有用的动作,_志均不会放过,他拍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演员,不同的姿势,那种认真的神情,好象一个摄影记者一样,很专业,很投入。

古典舞与戏剧经常一起表演。古典舞剧最著名的是Khon面具剧,这种剧是从印度庙的典礼和舞蹈中演变过来。全剧最特别的地方,是所有跳舞的男性都带着不同的面具、穿着不同的服装,表达不同的身份。与面具舞剧一样有名而同样受到民众喜欢的是Lacorn舞蹈剧。表演中的男舞蹈演员大多以真面目示人,不需带上面具。

泰国古典舞经常在宗教活动、纪念典礼中出现,表演者在演出时完全赤脚,无论一举手或一投足,都是很缓慢而有节奏,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舞蹈者都是用手和手指表达意思,比如说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爱,双手摩擦颈部代表愤怒,左掌伸平贴于胸口表示内心的喜悦,食指指向地面表示凶恶。整个舞蹈动中带静,静中有动,特别是女演员,动作传情,眼睛传神,表达无尽的神韵,双臂自然伸展,神情安详而和谐。

泰国的民族舞蹈丰富多彩,有表演结婚习俗的“婚礼舞”、农民们下田插秧的“农民舞”、喜庆五谷丰登的“丰收舞”以及“祝福舞”。祝福舞是一种普通民众的舞蹈,一般在宴会及联欢后同来宾一起共同欢跳。表演时,男女配对表演,旋转挥动手臂,轻轻抬起脚步,舞姿漂亮。

泰国民族歌舞服装华贵、动作优雅、内涵丰富,泰国人也最喜欢看。其中银光闪烁的“指甲舞”最有魅力;神秘感十足的“蜡烛舞”最有艺术;大众化的“南旺舞”最为普及。

南旺舞是泰国民众特别喜爱的舞蹈,在民众中最常见,演员穿着泰国传统服装,舞姿大方,动作活泼,左手右手频频上下起伏,高举轻落,韵味十足。这种舞蹈,_志照的胶片也是最多的,好象掌指乾坤,又似金猴分身;仿佛双龙下海,又象菩萨扶莲。

_志忙前忙后地拍照,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令人兴奋的动作。他认真的样子,很幸福,很享受。

泰国戏剧有很多种,孔剧,一般均是表演《拉玛坚》里的情节,演员头戴面具,表演的都是正规舞蹈,演员服装、头饰都五彩缤纷,有很浓的泰国特色;洛坤剧,比较引人入胜,它表现的是女性的优雅及机敏,演员运用不同的眼神和复杂的手势来表现感情和剧情。_志对这些手势,表现出很大兴趣,他用照相机不停地拍照。

此外,还有梨伽剧、皮影戏和圆舞。圆舞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舞蹈,泰国人均喜欢看,一般在庙会和节日的时候表演,舞蹈动作简单容易学习,舞者的感情通过手臂的优雅姿势来表现。

有时观众都会自己比划动作,_志也不例外,又是拍照,又是学动作,天气很热,汗水都出满了额头。

我对他说,这些舞蹈,我经常看,都很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停顿了一下说我不懂,气功与舞蹈都是高层次的、超常的东西,特别是宗教舞蹈,它是与神在对话,它有宇宙的特性,非常玄奥。用最简单的话对我说,再说深了,我更不明白。

原来本人有一台高级的大型照相机CANON,功能相当多,聚焦、变焦、长焦、控制速度以及光线暗亮,景物远近等等,我怕_志使用不佳,把我的高级照相机用坏了,所以我另买了一台新的全自动照相机给他。他对照相还是有一定使用经验,他说他在中国时,曾参加过文艺表演队,也使用过照相机。

对于舞蹈的喜爱,_志超出常人,也许他原来在过文艺表演团有关。对每一个舞蹈动作,无论是壁画,还是剧场,甚至于街头表演,他都拍得非常认真。

每次带全家去旅游,都免不了要照相、合影。_志也特别喜爱照相,经常是照寺庙、佛像、和尚、楼阁、佛塔、壁画、风景、表演、舞蹈、戏剧、花朵、水果、市场、小贩等等。

每次去剧院看泰国歌舞演出,是_志最为忙碌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去第一排,因为可以看得清楚,拍的相片也就清楚,一场演出结束,他可以拍很多胶片。

_志拍了非常多的相片,我均看过,但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一张他拍的相片,他自己拍的相片均自己收藏,从来不会送人。所有相片中,内容最多的是佛像、壁画及舞蹈,特别是人物的动作、姿势,他重点地拍摄了很多人们舞蹈时四肢的肢体动作。

_志所拍的相片中,佛像是最多的,佛像相片中,佛祖_的像是最多的。有佛祖打坐在莲花座上,作“禅定印”;有佛祖站在莲花台之上,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有佛祖在鹿野苑讲法时,作“_印”的打坐像;有菩萨作“莲花印”。

相片很多,有些是同一个佛像,但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多张。我很不能理解,就问_志拍这些佛像有什么用?

他对我说,信奉佛教的人那么多,那么虔诚,如果有这么多虔诚的人来学气功,那就好了。

(附8 佛祖作“施无畏印”、“与愿印”与“_功”动作对比)

泰国旅游房间相通

此书是依本人二十年来历尽沧桑、缘起缘落的亲身经历,绝无添加任何虚构章节,也绝不针对任何人或任何机构,更无任何人或任何机构指示安排,纯属个人意愿而出书。

为了这本书的出版,本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已经很多年不曾动笔的我,居然写出了十多万字的手稿,我也为我所做的这些努力感到自豪。同时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几位朋友,他们为我出版此书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帮助我共同回忆,查找资料,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在此衷心地感谢他们。

本书多处提及一些佛教知识,也是本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查阅了很多的佛教书籍而得来的,若有不恰当的地方,也请大家谅解。

因为思念远方两个久未见面的小孩子,也会怀念曾经度过的美好婚姻,所以有感而发。又因本人愧对母亲与亲朋好友的关爱,以及本人对诗书、礼节的遗忘,未能遵循长辈的指导教诲,实感惭愧万分。

本人于_年4月25日与李萍结婚,到1999年4月25日后,我们的婚姻逐步解体,时间刚好是整整十年,这是不是巧合,或者是佛家说的“劫数”,我也不得而知。

自从2002年后,我与_志一家人的联系就全部中断,一直到今天。虽然每年我都会去找陈先生与钟先生他们询问李家情况,但是没有任何消息。最无奈的是,钟先生告诉我:_志叫你不要再打扰他,而且李萍也不希望与你有任何联系。我想可能是_志授意的。

本人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想要得到一点孩子的消息或者是相片,为何比登天还要难?2004年,我敬爱的的母亲撒手人寰,使我悲痛万分,依照泰国习俗,本人出家当和尚,还恩于母亲。

万般无奈与心灰意冷之下,于2005年,我再度回到老挝南塔省木器工厂,逃避现实,逃避自我,过起了没有通信、没有水电、物资匮乏的生活,本人拼命地工作,为的是不想再有时间回忆痛苦的过去。

我在那鸟不生蛋、狗不拉屎、乌龟不上岸的地方,一待就是很多年。直到2010年,我才被朋友叫回泰国。那种日子,伤心落泪谁人知?我只有让它慢慢地淡化。

后来我又听说,_功成立艺术团体表演歌舞节目,经常到全世界各地演出。李萍与我的大儿子大宝也在艺术团里到处奔波演出赚钱,孩子这么小,应该待在学校里读书才对,而不是小小年纪就为了生活,沦为大人赚钱的工具。真不知道修炼_功,与唱歌跳舞赚钱有什么关系。

小孩子应该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享受更多的童年快乐生活,不能再卷入政治的漩涡。我悔不该当初,若未签下放弃孩子的协议书,我们父子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本人也曾想过,当我把这些事实点点滴滴回忆出来后,肯定会得罪_功的人,甚至可能会有人对本人破口大骂,虽然他们要求信徒要会“忍”,但是他们又“忍”过几回呢?所以本人也不太想写什么回忆录。

最终我还是觉得,只要我说的是实话,那又会怕什么呢?如果有人出来侮辱我的人格,不正好说明他们心虚吗?相信读者总会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本人是一个记忆力一般的人,而且又曾经出过重大车祸,头部受过伤,很多年前的事情,我不可能每一件都描述得精确无错,对一些生活细节、生活情景,我只能根据现在的回忆,用我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许会与实际情形有些许出入,但我敢保证,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情。

本人写这本书的目的,只为公开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能够公诸于世,警示世人要遵守中国美德(四维八德),不要为了金钱,庸庸碌碌过一生;也不要卷入政治漩涡,让人胆战心惊。虽为一个平凡人,也要过得充实而满足,能够安享天伦之乐,尽一己之力造就美好的社会。

(完)

泰国旅游房间相通

写字写得不好,勤练字,也许是为以后到处题词、签字用。多学习些不懂的知识,也可以丰富一下自己的内涵和理念,说话才有分量。

1.悄悄练字的秘密

一般在家时,_志每天只练三次功,早饭后第一次,午饭后第二次,晚饭后第三次。练完功后的剩余时间,_志又多了一个生活内容,就是练书法,而且他练书法时,一般不与人看的。

一般人练字会将自己每个阶段的字留下来,以便掌握自己练习的程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留做纪念,但_志会把自己练习写书法的那些稿纸全部处理干净,也许是怕人知道他原来的字写得不好影响形象吧。

有一次,我购买了许多水果回到家里,看见_志的房间门开着,就洗好水果,送一些给_志吃,他在房间里正在练书法,练的是钢笔字体,一旁放着他写过的一些字和词语,字写得一般,但是很端正。

在一本空白的本子上,时而排列规则地一行接一行写字,时而几页又是杂乱无章、横七竖八地写了一些字语,虽然他写的是大陆简体字,但是还好,我大多都认识。

这些练习的字语里,很多是一些常用的谚语或者是一些自勉的话语。

比如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有一段好象是写什么“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

既象勉励自己,又象说给别人听。

这样的句子写了很多遍,占了很多页。

然后就是一些单个的字或者是一个词条。有些是横七竖八地写出,有些是工工整整地写出,总之,能够看得出他当时的心情与心境。

这些字或词条是“法”、“宇宙”、“常理”、“心性”等等。

这些词语大多是名词,大概是理论方面的问题。

还有“修炼”、“执着心”、“业力”、“忍”。

这些词语大概是形容自己的处境和遇到的困难。

所有的字语里,出现最多的是“_志”三个字,有楷书,有行书,有草书,总的洋洋洒洒有一大页。

再有是一篇一篇的文章,我仔细看,原来他是在抄佛家经典、佛教故事及佛法书籍。每一行,每一页均很认真。桌子上已经写了好几本,看得出来比较用功。

后来,_志自己到百货公司去购买了毛笔、黑墨汁、书写用纸、墨盒砚台等物品,开始练毛笔字,他练毛笔字时,与前面的内容大体上差不多,“_志”三个字出现得最多。

可以看见的是被写过的纸,已经有厚厚的一大迭,且还不断增加。有时我问他练得什么样,他也不说话,只是“哦”的应一声,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他所练的字的底稿,均不留下,基本是当天写的,到了晚上他就撕毁后扔到垃圾桶里。有时只保存几天,作前后比较。后来我找他用过的书籍、书柜,均没有留下任何一张字迹。

_志对于自己的的私人物品,均收藏得很好,比如相片、字迹均不轻易送人、丢弃,要么销毁,要么自己带走。看得出他在这些方面还是很用心的。

我还跟他开玩笑说,字练好了,以后他的书法作品就会值很多钱。

卢淑珍在一旁听见,非常嘲笑的口气说_志都已经四十岁了,还能练出什么好字,又不是什么书法家,叫他别一天到晚瞎折腾。

_志自言自语地说凡人写的字能有什么价值…佛法无边…

2. 热衷于地摊书籍

开始_志买书,均是告诉我代买,我下班或是放假时买回来,后来因我天天要上班也没有空,他自己知道后,只要有需要,就经常去曼谷唐人街购买很多书籍,当然泰铢均是由我提供。

本人帮他买了几本关于佛教、佛法的比较深奥的佛学书籍,他随意翻看,面露难色,就放到了一旁,我想他可能读不懂,这可能与他的学识水平不高有关系吧。

听李萍说,她哥哥只是中学文化,所以佛家的经书,典籍对于_志来说,太复杂。对于一些佛教故事、通俗演义、图册、画报可能容易理解也感兴趣。

这些书主要以佛教的普及通俗读物为主,内容浅显易懂,都是用很简单的话来介绍佛教的原则等等,再就是一些佛像图册、泰国舞蹈图书、佛教颂经带子及佛教歌曲,以及中文字贴。

一般容易理解的书籍,他一看而过,只有再次需要时,才会拿起来翻阅。内容复杂的佛教经典,如果看不懂,他就把全书抄一遍,或者几遍,非常有毅力。

我大舅子最大的优点说是:凡是不懂的佛经,他就用心地抄写下来。

有时我会问他这些佛教内容的书籍,读起来都很费劲,能理解吗?

他会不高兴地说他当然理解,这是宇宙的真理,真理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很容易说清楚的事,这还是真理吗?告诉我不要以为现代的科学有什么了不起,人类对现代科学的认识,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有时是错误的。

当时,他讲的这些大道理,我不感兴趣,也没有必要与他争辩,我不是科学家,他也只是争强好胜罢了。他性格倔强,做为妹夫,我让着他就行了。

泰国人对其他文化、宗教和别的信仰都很包容和接纳,因而介绍佛法和其他各种宗教门类的图书随处可见。

来自中国台湾或大陆的什么宗、什么派、什么门、什么功、什么会的修炼书籍和小册子在大街小巷的书摊或书店均有出售或免费赠阅,各门各派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壮大本派力量,都把介绍本帕特点、宣传本门为最高宇宙修练方法、加入后对自己最有好处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上图片组成。

本人虽然对这些不感兴趣,但由于各种宣传数据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我也略知一二,后来我没有时间帮他买书,这些售书点,也是_志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些书和小册子_志也经常拿回来看。

在泰国国民享有高度的宗教自由,各种各样的宗教宣传随处可见,一般以佛教和基督教为名义的宗教团体最多。

这些宗教的团体,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和最高境界的,更有的团体宣传自己是二教合一,三教合一,甚至是多教合一的宗教,大多说自己是世间的“救世主”。在公开场合宣传自己,散发小册子、书籍也是很平常的事。

_志有一次拿回来很多小册子和印刷品,我仔细看,原来是一个自称佛教宗派的书本。自称教主的人,也是台湾人,这个我非常清楚。

教主说自己精通佛、道和基督教教义,能占吉凶、知未来,教人趋利避害。受西方_重托来到人间拯救众生,他是佛教_唯一传人。说他自己已修成最高的佛法,是人间最懂佛理和法力的人,是帮助众生获得解脱的“最高佛”。

书里说教主能帮助_激发特异功能,可使_发大财。要求_们捐款,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他还告诉_与非_,只要不信或诽谤本教,将会受到诸如车祸一类的意外惩罚。

更有令人不能接受的内容,教主教导信徒“由色入空”,不再留恋人世,放纵性欲,要求女性信徒与教主“合体双修”,就是与教主发生性关系来延长生命,治疗疾病,达到双方“功力”大增的效果。

教主鼓励信徒去掉自己身上的“内魔”,比如说对尘世亲情的留恋及正常人的欲望等等,要与“内魔”作斗争,以获得“长功”。

教主经常在香港、台湾、泰国、欧美搞“讲法”、“弘法”及“募捐”等活动,要求信徒多捐款才能尽快被拯救,每次均能收到大量捐款。他们在台湾与美国有相当大的市场,甚至还受到一些黑帮和美国地方政府的保护。

本人经常都会收到这些宗派的宣传材料,但我只是一看而过,没有过多地在意。想不到_志会把这些材料拿到家里来。

_志见到我翻阅他拿回来的小册子,就立刻把这些材料收起来,对我说他只是随便看看,了解这些宗_别的情况,对学习佛教是不是有一些启发。

平常有时间_志就看这些小册子、画册,及从书摊上拿回来的书籍。对于那些看不懂的佛家经书,他就用钢笔或者毛笔在空白的纸上抄写,一遍遍地抄,抄完一本又抄一本,不停地抄,而且十分认真。

_志除了吃饭、睡觉、游玩、练功以外,就是自己躲在房间里研读这些书籍。另外,他自己还买些佛教故事、神话故事书,甚至还有基督教书籍,我还特别高兴,觉得他很有上进心。但是李萍说,她哥哥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她哥哥从小就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经常跟别人打架,结婚以后才没有打架的。

她母亲卢淑珍在旁边也是说_志就是这副德行,从来没有让她省心过。她说_志这些日子一直在看书,不知道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总之没什么正经事儿。

没有人在家的时候,我还问_志看这些宗教、宗派的书与气功关系不大吧?

他告诉我,这些乌七八糟的书他不会相信,说完之后又专注地看起来。

我大舅子还真是让人琢磨不定。

3.女儿为师,爸爸为徒

_志的女儿李美歌给本人的印象是不爱说话、内向、敏感。与她交流,她都说自己天生什么都懂,不用上学。

有时我还是劝她上学,但是她就是不肯上,我与_志说小孩子应该到学校接受教育才对,可是_志说李美歌上不上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孩子需要引导,他还说过,现代的这些知识都是从错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这样上学不是耽误了小孩子吗?

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孩子的爸爸都是这样固执己见,本人就不好再过问了。

李美歌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均是跟随_志,形影不离,包括每天吃饭、睡觉、看电视、散步、练功、练字、看书、购物、逛街、旅游。_志有时还会一本正经地说他女儿不是一般的小孩,以后他自己的层次不如她,自己都要跟着女儿学习呢,李美歌也算是他的一个老师。

这个时候李美歌在一旁就会特别自豪的样子。

卢淑珍经常不高兴地说他们父女二人天天只会吃饭、睡觉、练功、逛寺庙,是想做和尚与尼姑吧?父亲不像父亲,女儿不像女儿,大人不像大人,孩子不像孩子,告诉他们俩不要天天做些精神不正常的事。

李美歌说她爸爸不是一般的人,他是高层次上的人,她也要做高层次的人。

我听后也很无奈,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_志根本就没有让李美歌上学的打算,我也不相信_志能把女儿教育好,当时我的心情是很着急的,我想是不是因为钱的原因?_志不想花钱?我也不知道他要把女儿教育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用眼神看着李萍,李萍大概也能猜出我的想法,她就对_志说:“大哥,李美歌的学费,我们来出,你不用担心。”

_志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对李萍说我们是平常人的想法,他说他已经说过多少次了,现在学校里教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说完后,他马上拉着李美歌回到房间里。卢淑珍听了也很生气,同时也是十分担心李美歌的上学问题,担心_志说大话,根本教育不好小孩子。

有一回,我与_志、李美歌参观完寺庙出来,寺庙外面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小售货亭,有很多人在卖泰国工艺品还有佛教用品等等商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我们来到一个售货亭前,_志想要购买一串佛珠。售货的人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我上前问这个佛珠的价钱多少钱一串?小男孩回答是400泰铢。

_志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小男孩说不能。

这时,李美歌对_志说她也要一串佛珠。_志想了想,对小男孩说要购买两串佛珠,且只打算给600泰铢。小男孩说直说不行。

_志很无奈,但又很耐心地问小男孩是不是老板。小男孩说他不是老板,他是老板雇用来卖东西的。

_志问这个小男孩,老板雇用他一天能给多少钱?小男孩说是每天200泰铢,做一天有一天的钱,而且老板每天是不清点货物和货款的。

_志打算用600泰铢买小男孩的两串佛珠,然后再单独给小男孩100泰铢,这样小男孩就可以多得100泰铢,_志以为小男孩会答应,但是小男孩顾虑重重,李美歌插话对小男孩说老板是不会知道的。

小男孩说:“可是佛会知道的!”

_志花了800泰铢购买了两串佛珠,但是他一点都不失落,反而如获至宝,他在回来的路上,一直默默地念着:“是啊,佛会知道的,佛祖是有法身的。”

一次我与_志去外面买东西,没有回家吃饭,就在餐馆里随便吃了些食物,_志还要了几瓶啤酒来喝。

我们回到家中,李美歌就问_志在外面吃饭,有没有喝酒?_志说没有,李美歌不相信又问是不是真的没有喝,还说_志以前曾经说过不喝酒了,要她爸爸遵守诺言。

_志也不说话。李美歌又说自己不知道_志有没有喝酒,但是佛知道的。

_志沉默了半天,自言自语地说:“佛的法身会知道的。”还夸奖李美歌有悟性。

_志平常在生活上对李美歌非常好,而且经常夸奖李美歌,有常人不具有的特异功能。李美歌也是不断地接受着来自_志的夸奖。

_志说李美歌是他修炼气功的小老师,她每说一句话都给_志自己修炼气功带来巨大的灵感,推动自己修炼气功上到了高层次。

李美歌也说她爸爸的气功才是宇宙间高级的气功。

卢淑珍从厨房里发出声音:“父女俩不要相互吹捧,相互瞎呗,你们都学坏了。赶快收拾桌子,准备吃饭。”

吃完饭,父女俩又进房间里去,关上房门。

_志与女儿均在他的房间内把平常从佛寺里照的佛像、壁画人物,还有舞蹈人物的相片平放在桌子上,加上从大陆带来的气功书跟从小摊上拿来的小册子一起,父女两人共同参照着比划动作,有时是爸爸比划,女儿观看评价;有时又是女儿比划,爸爸提出改装意见。父女二人就像二位学者一样,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本人与李萍都不敢打扰。

有一点很肯定,无论做什么事之前,_志都要向女儿商量,自己做出一副学生的样子,女儿倒是像老师,只要女儿的话符合_志的思想,他均一贯听从,并表扬李美歌有悟性。李美歌的思维也是顺应着她爸爸的想法。

小孩子调皮捣蛋,向大人撒娇,乱买东西,与刘畅抢东西,因为小孩子脾气与刘畅吵架,_志还像是一个父亲,应该赞同的赞同,应该制止的制止,有时因为李美歌与刘畅吵架,_志实在看不下去,还要帮刘畅说几句公平话。

这时的_志倒是还像一个父亲,不知为什么谈到气功、佛法,他就不像父亲了呢?真不知道,同一个人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