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航天】发展海洋盐度卫星,完善海洋动力卫星观测体系
其中,海洋盐度在 海洋中尺度现象、 海洋温盐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和 海洋淡水收支平衡 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 及 天气预报模式 的重要依据。
年,欧洲航天局联合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和西班牙技术与工业发展中心率先提出了SMOS (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土壤湿度与海洋盐度)地球探测任务,并于2009年11月2日率先发射了SMOS卫星,且运行至今。
综上所述,海洋观测主要依靠卫星遥感、声学探测、潜艇探测和海洋平台观测等多种方式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观测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人类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海洋提供更高精度的环境数据。
我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始于1975年,当时我国启动了海洋卫星遥感试验项目。这一项目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旨在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海洋进行观测和监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加强对黄岩岛、钓鱼岛及西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依靠卫星遥感和浮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海洋进行遥感监测,获取海洋表面温度、海面高度、海洋色等多种参数,从而揭示海洋的物理和生态特征。
在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中与交通、渔业、海洋等部门存在着哪些突出矛盾...
1、至于渔业,交通,渔业部门应该属于海洋局管理的,交通一般海上交通归海事局管理。
2、渔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主要经济水生生物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渔汛。
3、重点对河湖的水质状况、侵占河湖岸线、侵占水域空间、非法设置排污口、超标排污、非法采砂洗砂、乱搭乱建、农业面源污染、非法养殖、电毒炸鱼、非法倾倒垃圾等突出问题进行巡查,如实记录巡查情况。
4、有研究人员指出,各部门建立的海洋管理队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协调工作难以进行。部门分工困难,对有些任务各部门争夺管理权,而对另一些任务各部门又互相推诿。
5、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很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27115亿m3,少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人均水量只有2350m3,只有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27%。
6、我国湿地保护与防洪、灭螺、渔业等存在着某些矛盾与冲突。如何有效协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规范某些部门、组织与利益集团的行为,是我国湿地保护与管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旦渔船网住了大型潜艇
因为大马力的核潜艇会直接拖着大多数只有几百吨的小渔船在海面上跑。
军舰误入养殖区被渔网缠住也屡见不鲜,可见并非鱼雷导弹才能威胁到军舰。近日一张潜艇与渔网缠绕的图片在网上走红。画面中美军核潜艇挂上了渔网,被迫停车。虽说乍看上去渔船捞出了潜艇,其实万吨核潜艇对小渔船威胁也很大。
理论上是可以的,普通的拖网渔船用的网,可以一次性兜几吨鱼,这样的网韧性极好,被核潜艇推进螺旋桨叶挂住,随着螺旋桨的转动越缠越紧,最后导致丧失动力。历史上被渔网缠住的潜艇也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