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今年旅游市场实际上相当火热。
山东、河南等多个二线城市成为了不少人的旅游目的地,黄山旅游、峨眉山、丽江股份等国内景区上市公司也业绩斐然,不仅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还大幅增长。
相较之下,出境游企业则表现一般。
众信旅游发布的中期业绩中,尽管营业收入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都有所改善,但净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在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却在缩水。
同为出境游龙头企业的凯撒旅业今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今年6月,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凯撒旅业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7月初,三亚中院决定对凯撒旅业进行预重整。
8月底发布的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是净利润仍旧保持亏损。
凯撒旅业的回应是,今年出境游还处在阶段性的恢复和调整期。
今年8月,文旅部也发布第三批次出境团队游消息,日韩英美及澳大利亚等78个国家位列其中,出境团队游恢复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38个。
但是,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查验出入境人员亿人次,同比增长,但仅是2019年同期的。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万人次,日均万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
尽管相比疫情时期,这样的恢复已经相当迅速,但是相比境内游的迅速反弹,甚至报复性消费,这样的速度实际上仍旧相对较慢。
这样的情况,有一部分客观因素。
首先当然是签证。多个签证机构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中国的签证申请量仅恢复⾄疫情前同期的不到一半。
北上广领区,去法国、荷兰、奥地利的签证也大多需要一个多月的等待才能办理,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典则在部分领区处于无号或大使馆关闭状态。
疫情前,成都意大利签证中心一天放号上百个,但如今一天仅受理二十多个,自然使得签证变难。
整体来看,预计中国的全球签证今年能恢复⾄疫情前的 40%至45%的⽔平,2024年则有望恢复⾄疫情前的70%至75%。想要彻底恢复,仍旧需要时间。
同样限制了出境游的还有航班供给。
民航局半年工作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国际客运航班每周达到3368班,恢复至疫情前的44%。而航旅纵横的数据显示,7月国内航司出入境旅客量超过36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3%左右。
航空资源的恢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来看,尽管很多航司调整了夏秋航线,但是在新开大量目的地后,航线的调整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在航司进行秋冬航线或明年航线更新后,航空资源会更加丰富。
实际上,航班恢复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的消费信心,如果消费者信心不足,那么航班恢复太快,可能会面临机票卖不出去的风险。
因此,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家对于出境游的意愿降低了。就算愿意出境游,大家的选择也开始有了变化。
相比国内游,境外游的机票酒店等更加昂贵。而今年出境游恢复以来,机票、酒店价格都有了大幅的增长。
就算是相对实惠的泰国,以深圳为例,从深圳飞曼谷的机票哪怕是淡季也普遍在500元以上。而疫情前,经常出现三百左右的机票。在住宿上,以往的清迈住希尔顿酒店,折合成人民币是四五百元人民币一晚,今年价格却涨到了1500元。
除了机酒这些大头,不少国家的物价也飞涨,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走低,出境游的成本大幅攀升,劝退了不少预算不足的游客。
就算预算充足,游客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往年,国人更愿意预定的出境游产品以40人以上的大团为主,而今年游客更愿意选择精品小团、私家团等。
越来越多人的消费,开始回归理性。
03结语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加国庆这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亿元,相比2019年均有一定的增长。
不过出行人数虽然相比2019年增长了,旅游收入相比2019年却只增长。
这意味着,大家虽然仍旧愿意在旅游上花钱,甚至更多人愿意去旅游,但是大家对于旅游的支出更加谨慎了,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都是如此。
而针对这一点,观点无非是两点,消费者缺钱了,或者消费者没有消费的信心了。
不管哪一点,其实都不算偏颇,现在正就处于这两种情况的叠加之下。
相比之前,消费者确实没有那么多钱了,却并不是完全没钱消费。但是,由于对未来的信心降低,就算有钱,大家也更愿意存下来,要花的话,就要花到刀刃上。
不花钱不消费,怎么拉动经济?也难怪不少专业人士、民间大V,都在从各个角度分析解读,想要努力找出一种办法拉动消费。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怎么花怎么存花到哪买些啥,不关乎经济,其实只关乎自己的钱包罢了。与其关注未来经济,不如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因此,想要拉动经济,必须是先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全文完)
泰国不花钱的旅游
预约成功后,记得和客服确认好接送时间和地址,之后只需在酒店里等着,车会到酒店门口接你。
Tips:
1, 来回地址不一样也没关系,这也是一个换酒店的好机会,如有需要把行李带上,免税店里有免费储物柜可以寄存。很多人不知道的泰国0元换酒店的方法,我可告诉你了哦!
2,注意!曼谷市区店没有班车,提供的免费接送服务是:来回的车费全部报销。不管地铁还是出租都能报,将车费小票拍照或截图发给客服,就能直接返钱。在时间上,安排可以更灵活!
出门之前,记得带上:个人护照+优惠券(手机上的预订单),之后需要用到。
泰国不花钱的旅游
美食券都长得一样,是一张200泰铢的美食券。但每家市区店提供的免费美食都不一样,我详细说说。
曼谷市区店免费提供的是各种泰式小吃饮品之类。到三楼小吃街入口处,将美食券换成200泰铢的美食卡。
里面有非常多的知名小吃店铺,想吃什么直接用卡刷就行了,200泰铢完全吃得饱。
亲测!点这些东西,不会错!
鬼门炒粉,家喻户晓的美食。
朱拉猪脚饭,分量惊人,猪脚入口即化。
阿姚美食,都是小吃,酱料资格。
龙梦牛肉汤,牛肉很嫩,汤很浓。
班泰鱼丸面,弹牙的鱼丸和米粉,口感很妙。
椰奶挞,甜甜的每次必点!有12个。
扎宾烤香蕉这家出名,有20年历史。
普吉岛和芭提雅免费提供的是海鲜自助餐,拿着券到二楼的海鲜自助餐厅,直接凭券进入。
什么龙虾扇贝花甲蛤蜊统统都有,自己带瓶老干妈当蘸料,那味道无敌了!注意一定要早点来哦,晚了好多海鲜都被吃光了。
每天都可以预约一次!而且没有任何强制消费行为!王权免税店也太太太良心了吧,天天吃饭不给钱,想哪个时候约就哪个时候约!赶紧收藏起来~
确认过眼神,咱们是想省钱的人!
泰国不花钱的旅游
今年以来,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泰国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万人。谢家楷认为,“其实那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宵禁,要求民众减少出行,关闭公共场所。但由于法律规定,宵禁需要给人民补贴,所以相关的通知口径变成了‘晚上九点到次日六点不得外出’来代替,一定程度降低了封锁措施的威慑程度。”
在谢家楷看来,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病毒,习惯走一步看一步的泰国官方没有做好准备,出台的防疫措施在落实的时候暴露出了更大的问题。“执行不够强硬,惩罚也不够重。这和泰国的文化有关。这几波疫情之所以会出现反复,变得这么严重,很大原因是泰国人相对随性的性格,并且由于底层人民的居住环境比较集中,在懈怠对待之下,给疫情二次暴发创造了条件。”
对此,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副主任、亚太研究所所长张旭东认为,在客观上,泰国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不可能过于严苛,“民众对于疫情的长期化特点一时无法适应,对一些防护措施坚持一段时间,由于气候炎热和对病毒的恐惧感消失,为了生存,忽略了遵循严格的保护措施。加之打开国门后,变异病毒更具传染性,因此,使得泰国抗疫出现较多的负面评价。”
“泰国疫情恶化是变异病毒攻势下,泰国_缺乏防疫决心,在“封锁”和“保经济”之间举棋不定的结果。”他认为,泰国政府过于相信此前的成功经验,寄希望于通过简单的防控措施,在不伤害经济的前提下控制疫情,错过了遏制疫情的最佳时机,造成疫情扩散。
岳汉认为,“前期防控成功的本质实际上是_放权地方,依赖地方政府和基层乡村志愿者的大量工作,才得以遏制疫情。本轮疫情当中泰国_建立多个重床叠架的防疫机构,从地方收权,而_本身又不希望伤及经济,因此实际上成为了地方执行防疫措施的阻碍,对疫情起到了反作用。”
不得不承认,在接连来袭的几波疫情面前,泰国旅游业和服务业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谢家楷亦无奈地表示,“外国人来泰国要隔离14天,这样还有谁愿意来玩呢?服务行业被迫停业后,那么多以此为生的泰国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只能发起或参与抗议游行,希望政府多关怀,比如发放补贴之类的。”
张旭东认为,疫情反复折磨曾经的抗疫“优等生”,这和泰国本身的经济特性是分不开的:“泰国经济的两大驱动力是旅游和出口贸易,因此,泰国对外依存度非常高,为了经济的发展,泰国不能采取长期封闭国门的策略,在采取一定措施使得疫情处于可控范围内后,泰国就不得不打开国门。但是由于新冠病毒的不断进化,新变异的病毒在泰国打开国门后,就必然会输入泰国。”
政治危机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泰国新冠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巴育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也一跌再跌,使得泰国政局的稳定性受到深层的冲击。特别是在经历过去年的重大政治危机后,巴育政府如今又面临重重抗议声浪,新的信任危机已然酿就。
不少社会精英人士、知识分子对其抗疫表现提出质疑,甚至和拉玛十世国王关系亲密的育坤亲王,也发声狠批其治理能力低下,称“倘若街头示威游行不触碰王室,我都想加入示威活动,一起把巴育政府赶下台!”以致于在社交媒体上,陆军_、巴育下野的传闻四起。
泰国政坛加速撕裂,极化趋势加深,街头示威游行密集,反过来或将继续导致疫情形势恶化,这已成为泰国政情观察者的普遍共识。相比去年爆发的矛头指向王室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今年的反对浪潮声势规模相近,表达诉求的愿望同样强烈。但巴育下台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对于上述针对其和5名内阁成员发起的不信任动议,9月4日,泰国国会通过投票表决,巴育政府以264对208票过关。张旭东分析称,“这说明泰_方势力仍然牢固掌握_,巴育政府短期内不可能被赶下台。但泰国政治主张红、黄衫军尖锐对立的局面已成体制性的顽疾,目前没有出现相互妥协的迹象。”在他看来,随着疫情形势恶化和街头示威活动的加剧,泰国政局还将会有进一步的动荡。
岳汉亦认为,在疫情阴影笼罩下,泰国政治出现严重撕裂是必然的,“反对派、在野党由于无法在议会内对军方形成有效制约,因此会通过更为极端的方式冲击巴育政府。而在执政集团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军人和‘招安政客’之间彼此敌视,却又相互依存,在激烈的利益争夺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满。泰国政局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议会当中,都会呈现持久的动荡,数年之内恐无法看到平息的可能。疫情激化了这种分裂,动荡本身却不会因疫情的缓和而结束。”
往后,在疫情肆虐、主要表现为高失业率的经济重压和政局不稳等多重考验面前,巴育政府还将面对反对力量的强大施压,尤其是在实施封锁措施、积极抗疫和保障民生、开放旅游业之间取得平衡,这对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政治智慧是大极高的挑战。
“破局关键在于疫苗,唯有形成群体免疫,才有可能在抗疫的同时恢复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问题专家周方冶认为,“巴育政府在宏观上躺平,现在要与病毒共存,就要提升局部执行能力,强化病毒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对此,岳汉则给出了更为悲观的评估:“经过疫情冲击,相信泰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疫情的基本受控,是经济复苏的根本前提。但是以当前泰国政府的政策而论,感觉下一轮疫情还会到来,让经济陷入轮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