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泰国旅游恐慌
在泰国被导游怂恿去买东西,很正常
“在泰国,地接导游希望游客去买东西,很正常;“吼”游客去买的情况,也有。”小叶是浙江省内的资深领队,常年带团在东南亚旅游。在她看来,游客数量庞大的泰国正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地接导游质量参差不齐。
↑图片来源网络
小叶告诉钱报记者,当前泰国导游主要有三种:“一是泰国当地华裔,老导游,带团水平很高,旅游过程中全团人的气氛都不会太差,所以大家也大多会乐意捧捧场,买点伴手礼。当然,也有进购物店会多加暗示的,毕竟和自己利益相关。”
“二是泰国华裔的后代,年轻,往往是新手,虽然带团能力比不上老导游,但脾气不好的比较少。只有那种能力差、服务差的才会凶客人。”
“三是从云南、四川等地(全国各地都有),跑来泰国的中国导游,甚至浙江的也有,我就遇到过。”小叶透露,“其中很多都是做了多年的,唯利是图,一旦没有达到公司给导游的指标或者感觉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就会生气的,发火或者说客人。”
↑去年去泰国的中国游客人数,已约达980万人次
假如,我们也遇上了这样“吼人”的地接导游,该怎么解决问题、保障权益呢?小叶表示,领队可以成为你有责任心的靠山。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领队一般会直接制止,如果对方导游不是特别过分,那么我们会换位思考,先安慰游客,以保证大家能够继续开开心心地玩下去;再去安抚一下地接导游,毕竟含购物点的旅游行程,他们是有业务标准的,完不成的确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那假如对方特别过分,像此次事件中的“黑导游”那样,诟骂和威胁游客呢?“如果是导游的问题,我们觉得不对劲,会联系本公司操作,然后由本公司快速转达给地接合作社——要么换导游,要么让该地接导游当团道歉。”小叶说。
从小叶这边,钱报记者了解到,泰国旅游体验的好坏与地接导游、地接旅行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浙江本地的旅行社是如何挑选当地合作伙伴的呢?
浙江远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朱红告诉钱报记者:“我们泰国地接都有固定的地接社,而且都要求在当地有一定口碑,经营年数不少于5年,跟几个我们常用酒店有很好的合作关系,专职持证导游不能少于15人,便于接待大型团队。”
“同时,地接社在公司必须有20万以上的质量保证金,出现问题、商品退货等,在协调不成的情况下,先行赔付,再协商解决,保证客人利益最大化,目前我们的地接社没有出现过强制购物,恐吓游客的情况,如果出现导游有过激言语,领队首先负责,而且要追责领队。”邹朱红表示。
也就是说,如果在泰国(或者其他国家)旅行中,你遇到导游不正当的要求,且随团领队无作为或作用小,那么是可以通过旅行社进行投诉的。
邹朱红透露:“比如每个团队都有意见反馈表,必须以家庭为单位,或者小组为单位填写,如果没有带回质量反馈表,领队无法报账!对于好评率低于85%的领队,要做出情况说明,酌情做出处罚,低于80%的停团一个月,低于70%的,停团三个月,低于60%的,不再使用该领队。”
这回,你遇到类似事件,知道怎么处理了吧!
我在泰国
旅游,总是一件开心的事;但在旅途中游客集体“大逃亡”,你听说过吗?
近期,10名成都游客在泰国芭提雅旅游途中,遭受导游威胁、恐吓,选择连夜返回曼谷,并回国,此事一度被部分媒体称为现实版旅行大逃亡。同时,有游客将恐吓过程拍了下来,发布到社交媒体,受到广泛关注。5月12日,泰国国家旅游局调查证实此事,涉事导游因“未经允许非法从事导游行业工作”,已经被泰国警方逮捕。
那么,泰国黑导把游客骂回国说明了什么?钱报记者连线了资深领队,揭露目前泰国旅游市场上地接导游背后的真实情况。
泰国旅游黑导事件
随着出境游恢复,中国游客重新组团涌入,泰国成为了中国游客第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地。
泰国国家旅游局有公布数据显示,到本季度末,预计涌入泰国国境的中国游客将比原有目标多出30%,接近40万人。
一边是准备报复性消费,另一边,正在等着报复性“宰客”。网络上很多泰国被宰客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抱怨物价上涨的声量,的确在增大。
这首先体现在往返中泰的机票价格,也反映在从曼谷、清迈等城市,到普吉岛、苏梅岛等海岛,普遍上提的食宿、交通和娱乐成本。
以手里拿着的那杯水果冰举例,小伦称,在泰国的不同地方,同样的饮品价格能相差几十泰铢,“相同的一份木瓜沙律,在曼谷考山路要价60泰铢,就像国内上海等一线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物价对比一样”。
目前仍在泰国的李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泰国旅游成本上升,在日常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体现。 比如椰青,过去,她在曼谷一般都是20泰铢就能买到,折合人民币4-5元。现在基本翻了一倍,和中国国内差不多了。榴莲的涨价也很明显,以前花100泰铢,能吃到满满一盒,现在要200泰铢了。 但她感觉到的更明显的价格差异,还是在机票价格上。 去年年三十的晚上,她从泰国飞回国内过年,机票卖到5000多元人民币。现在单程机票基本都要在千元以上了。但在疫情发生前,她通过“双11”,抢到过单程200多元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