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泰国医院怎么去)

个人学习 46 0

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

年代:江户时代,1839年

材质:绢本设色

尺寸:高×宽(画心):×厘米

富士山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日本象征。这座山以及山的名字有许多含义。在日语中用不同字符书写“富士”可以表达出不同含义,例如其中一个是“不二山”。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在沸腾的火山之中、常年积雪之下蕴藏着即将爆发的力量。富士山被视为圣山,一直是宗教朝圣的地方,传说在顶峰可以找到长生不老药。这幅画将富士山定格在一颗柳树的弯曲处,柳树横跨于一条湍急的溪流之上。一个小男孩斜坐在柳树上,一边吹笛子,一边凝视着富士山。这幅宁静迷人的富士山图是葛饰北斋一生创作(1760-1849)的数百幅图之一。这幅画中,年近80的艺术家通过描绘一个被不朽圣山迷住的小男孩,生动地表现出他对长寿的追求。 作为一名多产且技艺娴熟的画家,葛饰北斋对普通人有着特殊的同情心,经常在自己的绘画、版画和书籍插图中描绘普通人。在这幅图中,他运用几乎没有轮廓的薄薄的色彩,呈现出人们熟悉的这座伟大火山的形象。

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

年代:伊利汗国,14世纪初

材质:模制石-黏土,釉下彩绘,釉上虹彩

尺寸:高×宽×厚(整体):×59×厘米

这块布满阿拉伯式浮雕花纹的饰板原位于一座大型米哈拉布的上部。饰板上有《古兰经》中的一段(第一一章,114): “你应当在白昼的两端和初更的时候谨守拜功,善行必能消除恶行。这是对于能觉悟者的教诲。”

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

(背面:埃及总督和祖莱哈进入埃及首都,埃及人出来迎接;正面:文字)

年代:萨非王朝,1556-1565年

尺寸:长×宽:×厘米

诗人贾米(1492年去世)写道,祖莱哈对优素福的爱是被一位活力四射、英俊非凡的年轻人的梦想点燃的。祖莱哈以为优素福是埃及总督,所以她很高兴父亲把她许配给优素福并送她到埃及。但是,到达埃及后,祖莱哈失望地发现,这位总督不是她理想的爱人。 这篇诗作描绘了祖莱哈及其大批随从到达埃及大门时的盛况。欢乐的节日气氛让人联想到1556 年苏丹易卜拉欣•米尔扎的皇兄及其未来妻子——沙阿•坦玛斯布的长女加哈尔-苏丹•哈尼姆到达马什哈德时的场景。

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

年代:中爪哇时期,9世纪

材质:石

尺寸:高×宽×厚:××17厘米

印度教三个最强大的神祇——湿婆、梵天和毗湿奴——为击败一个为害宇宙的恶魔而集合法力创造了杜伽女神(Durga),也叫难近母。这件石雕描绘了难近母的英雄时刻:她刚刚征服了可怕的恶魔摩西娑苏罗。为了逃避难近母的追杀,摩西娑苏罗变成了一头牛。难近母看穿了这个把戏,抓住了他。只见四臂难近母站在水牛背上,左右上手分别执海螺和圆盘,下面两手持绳索,牢牢地系在水牛的尾巴和恶魔摩西娑苏罗的头发上。变成人形的恶魔从牛脖处的伤口中逃出,右腿还留在牛体内。难近母平静而自信地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她面带微笑,下巴上扬,杏仁形的双眼看着前方。难近母身着齐脚踝纱笼,用丝带系紧,佩戴着厚重的手镯和脚镯,以及项链、耳环和冠冕。她的头部刻了一圈背光。这类难近母称为“摩西娑苏罗玛迪尼”(Mahishasuramardini),意思是“征服了恶魔摩西娑苏罗的女人”。

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

年代:元,约公元1300年

Yuan dynasty, ca. 1300

材质:纸本水墨

尺寸:长×宽(画心):×厘米

赵孟頫(1279-1368)是元初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之一。画中的两只羊身体相对,形成开放又统一的构图。作品左侧的题词中介绍了赵孟頫本人创作这幅画的动机:“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画上留白处有几位明清藏家印,特别是乾隆皇帝(1735-1795年在位)的印章。乾隆还借用一首咏羊的古诗,在右侧卷首题“寝讹神肖”四字。

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

年代:高丽时期,14世纪中叶

材质:绢本设色,描金

尺寸:长×宽(画心):×厘米

这幅画用墨、颜料和金在绢上绘制而成,和现存的高丽晚期许多作品一样,是同一件中国画原型的仿本。菩萨的手边摆着一个小瓶,里面插着柳枝。那个虔诚的小人可能出自《华严经》中的一段典故。这幅画的细节,从观音的优雅姿势到巧妙使用颜色来渲染服饰,都是韩国佛教绘画达到发展顶峰的特征。用描金来突出风景是一种典型的装饰方法。

泰国旅游第三天死亡博物馆

年代: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050年-前975年

材质:青铜

尺寸:高×宽×深:××厘米

这件方彝纹饰精美,不同层次的浮雕精致表现了饕餮纹和动物纹。该器以器身和器盖内的187字长铭文而闻名,是西周早期最长的青铜铭文之一。铭文在节奏和流畅度上与书法作品异曲同工。铭文可能出自一位叫“令”的史官之手,他或许是作册大的一个年轻亲戚,而作册大恰是佛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一件青铜方鼎()的主人。 方彝为纪念周昭王(西周第四位君主)在成周举行的为期三天的会议和典礼而作。活动由周公之子明保主持,以一次由朝廷和地方官员共同出席的盛大集会开始,以献祭牲口结束。后来,为奖赏他们,明保分别赏赐令和亢鬯(一种酒)、金(或为青铜)、牛,并命令他们把这些赏赐用作礼仪目的。

年代: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050年-前975年

材质:青铜

尺寸:高×宽:×厘米

这件方鼎内壁铸铭文,记述了西周早期的重要人物——太保召公奭。铭文中提到召公为周武王和周成王(西周第一位统治者及其子)铸鼎的之事,因此,这件方鼎的年代应该是周康王时期(西周第三位统治者)。铭文中记道:一个叫“大”的人,即召公的史官(抄写员或记录员),获赐了一匹白马。同样的铭文出现在三件相似的方鼎上,由此可以断定,这三件方鼎应该属于同一套青铜饮食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