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旅游车市场(泰国汽车价格表)

个人学习 23 0

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报告

泰国汽车保有量1900万辆,千人保有量为271辆/千人,高于中国国内千人保有量。泰国汽车行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国,第二是属于出口导向型。在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国中,泰国是第十位。在东盟内,泰国是汽车年产量最高的国家。

泰国在2012~2013 年泰国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带来销量最大的数量达到144万辆和113万辆,之后基本在100万辆附近。产量也是在同期达到顶峰,产量为245万辆和246万辆。2018年和2019年分别达到100万辆的需求。当初销量顶峰的车辆,2023年-2024年之后这些车辆会逐步进入更新期会带来新的销量需求。所以我们认为未来3年泰国国内需求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另外,每年泰国会进口各种类型的车辆大约9-12万辆,所以销量数据与出口数据和产量数据之间并不是简单相加的计算逻辑。

中国车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的浪潮下,面对竞争激烈、增速放缓的国内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出海已经成为许多中国车企寻求扩张的战略选择。在中美博弈愈演愈烈和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政治风险较低、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成为中资车企出海的首要选择,这类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其中,东南亚地区凭借超过6亿的消费者市场和年轻的人口基数,以及背靠中国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中国电动车出海的主打市场。

东南亚电动车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消费者需求正在加速发展,市场饱和度低、空间大。据公开数据整理,东南亚每年新车增量约为300万,新能源车型目前仅占不到2%,但增长势头迅猛。2022年东南亚六大经济体的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达到51000辆,2021年仅为16000辆,市场预期2023年将超过7万辆。国际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预计东南亚电动车销量在2030年前有望达到350万辆,年均增速可超过120%。为配合区域性清洁能源转型战略和减碳目标,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均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促进汽车电动化转型。

其中,泰国政府为刺激新能源电动车发展出台政策的支持力度最大。受消费激励政策和绿色环保观念影响,泰国消费者需求正加大向新能源汽车倾斜。作为东南亚第一大和全球第10大汽车生产和出口国,泰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工业链,拥有大量汽车行业熟练劳动力。泰国有丰富的橡胶资源,有利于发展汽车配套产业。2021年泰国汽车总产量约为168万辆,进口约3万辆,国内销售约76万辆,出口约96万辆,属于出口型的汽车产业。

在传统燃油车生产和销售上,本田、丰田、日产等知名日系车企在泰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日本品牌在新能源赛道发力迟缓,给予了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泰国市场弯道超车的机会。目前,中资品牌上汽和长城在泰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中占据了先发优势,许多国内造车新势力也在过去两年间先后宣布进军泰国市场,并考虑投建本土化生产工厂以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宏观经济方面,泰国于2022年5月起放开了防疫管控,国民经济逐步回暖。和印尼、菲律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泰国旅游业的复苏势头最为强劲,得益于中国自去年年底以来的重新开放。根据泰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统计,2022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为4950亿美元,同比增长,服务贸易出口(主要为旅游业)、消费和私人投资复苏势头强劲(同比分别增长、、,2021年值为-20%、、),但全球需求收缩,导致出口增速下滑(同比增长,2021年值为)。世界银行预测,2023年泰国经济将进一步复苏,预计全年GDP增速达到,旅游业和私人消费将是主要增长拉动力,为经济注入韧性,给予货币政策更多空间。泰国央行处于遏制通胀的紧缩性周期,预计2023年上半年会持续加息,使得泰铢继续走强(目前1美元约等于泰铢),可能会进一步冲击出口,但在发达国家普遍加息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汇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稳定性。泰国外汇储备充裕,能有效支持境外投资的增长。

泰国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刺激性财政扩张有力抵御了重大经济风险的发生,尽管政府公共债务因此大幅上升,但仍处于可控范围,长期负债风险较低。穆迪在2021和2022年均维持泰国主权信用评级为Baa1,风险中等偏低,未来展望为稳定。穆迪认为泰国具有竞争力强的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产品出口行业,经济具有多元发展的优势,东部经济走廊项目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对190个国家及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排名,泰国排名第21位,比上年上升6位,是泰国在过去6年中的最高排名,在东盟排名第3,仅次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泰国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在63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3位。

研析泰国市场,除了看潜在的市场收益(发展性),还需要从风险(安全性)的角度进行评估。从全球范围内看,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全球供应链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加速重组,发达国家实行友岸外包和原产地原则、加大对中国背景的投资的审查力度等,都对中资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提出了更高的风险防范要求。从安全性看,相对而言,泰国是目前最适合中国企业投资的目的国之一。第一,泰国_势目前总体保持平稳,政府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重点。第二,泰国政府大力推进吸引外资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出新的经济政策和举措。第三,近年来,中泰两国长期保持了友好的政治关系,泰国政府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泰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第四,泰国的发展规划及战略与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和产能合作战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资企业在泰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泰国作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的主要参与方和承建国,正在建设中的中泰铁路一期有望在2026年开通,全线预期在2029年开通,成为连接中老铁路、贯穿中南半岛的大动脉。

完备的汽车产业链、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便利的地理位置、低风险的外商投资环境叠加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都成为促使中资车企进军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加分项。更重要的是,泰国市场对外开放较早、法律法规相对健全,绝大多数在泰国的中资企业能够与当地各方面机构和人员建立起比较和谐的社会关系,总体政治经济风险不大(政经风险提示详见附录)。

往期智库报告链接:

GIG全球产业发展研究 | 乌克兰战争对世界主要产业的影响

GIG全球产业发展研究 | 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报告

★GIG智库产品面向政府、高校、企业等机构用户,如需购买本报告或订购本系列报告,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机构名称-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完整版内容可付费购买。

END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是“民间性质、官方支持、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秉承独立、客观、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汇聚海内外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学者和实践者,扎根真实世界,积极回应转型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致力于知识创新和专业的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和解决方案。

泰国旅游车市场

在泰国的轻型车市场中,皮卡和轿车是销量占比最高的两个细分市场。其中,皮卡和轿车销销量占比分别为 42% 和 33%。其中小型轿车的销量占比接近八成。SUV、MPV 的销量相对较少,销量占比分别为 13% 和 4%。

而商用车市场占比相对较小,年需求量在5万辆左右。但是这个在未来因为泰国新的政策工业化智能化的发展,对商用车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

至于具体的车型、品牌销量就让其他人去分析吧,我们的文章就不去具体做出说明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